第370章 努力的华夏人(1/4)
在接下来的“穿越周期”里,蔡斌只能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,继续扮演好他的“留学生”角色。他努力融入部落的日常生活,跟着沉默寡言的工匠学习打磨石器,跟着欢声笑语的妇女学习辨认可食的野菜,听着围坐在篝火边的老人,用苍凉而悠远的调子,吟唱那些关于盘古开天、女娲造人的古老歌谣。他亲眼看着轩辕如何为了一个边缘小部落的求援,亲自带队跋涉险阻;如何将好不容易换来的珍贵盐块,公平地分配到每一户……那种将“族人”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的态度,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,逐渐洗刷着他原有的认知,让他对钱老所说的“文明底色”有了血肉般的理解。这或许就是深植于华夏血脉中的、最原始的集体主义与生命关怀,是文明火种能穿越无数黑暗时代依旧不灭的根基。
时光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劳作、学习与观察中悄然流逝。直到一个黄昏,如血的残阳将天边云霞染得一片瑰丽,也给这个古朴的部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。结束了一天劳碌的人们,正三三两两围坐在即将燃起的篝火旁,分享着简单的食物,空气中弥漫着烤薯的焦香和一种安详疲惫的氛围。
突然,聚落外围负责警戒的战士发出了一阵短促而有力的呼哨声,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很快,一个身影在两名战士的搀扶下,踉跄着、却异常坚定地穿过一排排半地穴式的屋舍,径直朝着部落中心、轩辕通常所在的那座大屋走去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。
那是一个怎样的身影啊!衣衫早已被荆棘山石撕扯成褴褛的布条,裸露的皮肤上布满新旧交叠的伤疤与冻疮,满脸的风霜尘土几乎掩盖了原本的容貌,只有一双眼睛,虽然充满了长途跋涉的疲惫,但瞳孔深处,却燃烧着一种仿佛见证了神迹般的、混合着极度敬畏与难以抑制兴奋的火焰。
他背上背着一个用兽皮紧紧包裹的、看似沉重的长条状物件,那兽皮颜色深暗,沾染着干涸的泥泞和些许可疑的深色污渍,仿佛穿越了无数险山恶水。他的脚步虚浮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,每一步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弦上。
正是失踪已久,被轩辕派往渺茫传说之地,寻找那虚无缥缈的“长生者”的使者——力墨。
他回来了。
篝火旁的低语和碗筷的碰撞声瞬间消失,所有人的目光,包括正啃着烤薯、和旁边一个半大小子争论哪种投掷石索技巧更厉害的蔡斌,都不由自主地被牢牢吸引过去。空气中弥漫开一种混合着好奇、期待与隐隐不安的张力。
力墨没有理会周遭的目光,他的全部精神似乎都凝聚在背上那个包裹,以及即将面对的首领身上。他被直接引到了轩辕的大屋前。
轩辕早已闻声而出,站在门口,夕阳的余晖为他镀上了一层暗金色的轮廓。他看着力墨,眼神平静,但紧抿的嘴唇透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。
“首领……”力墨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,他想要行礼,身体却是一个踉跄。旁边的战士连忙扶住他。
“进屋说话。”轩辕的声音沉稳,打断了他,目光在他背上的包裹一扫而过,随即转身先行进入屋内。力墨在战士的搀扶下,跟了进去。厚实的兽皮门帘落下,隔绝了外面所有探究的视线。
篝火旁的气氛并没有恢复,反而更加凝重。人们低声交换着猜测,目光不时瞟向那紧闭的门帘。蔡斌也放下了手里半截烤薯,心里像是被猫抓一样。力墨的回归,和他背上那个神秘包裹,都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气息。这绝不仅仅是使者归来那么简单。
大屋内,火光跳跃。
力墨被安置在一张铺着干草的皮垫上,他迫不及待地,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颤抖,解下了背上的包裹。兽皮层层揭开,露出里面的东西——那并非什么神兵利器,也不是奇珍异宝,而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